制定认证方案
认证准备阶段步工作是完成认证可行性方案的编写。如果把认证活动理解成一个项目,认证方案的编写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、目标和相应配套条件(如管理基础、管理需求、项目规模、资源投入等),从技术、经济、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,并对认证可能取得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预测,从而形成该项目是否值得实施和如何实施的咨询意见,为组织的高层提供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认证方案的制定也是认证准备阶段中重要的工作。
ISO20000是个关于IT服务管理体系的要求的国际标准,它秉承‘以客户为导向,以流程为中线’的理念,并强调按照PDCA(戴明质量)的方持续改进组织多提供的IT服务。其目的是提供建立、实施、运作、、评审、维护和改进IT服务管理体系(ITSM)的模型。
ISO20000是帮助识别和管理IT服务的关键过程,可以实现服务运营的输入(Inputs)和生产流程(Process)的标准化,并保证业务的连续性。保证提供有效的IT服务满足业务的需求。
ISO20000的新版标准已于2018年9月15日正式发布,新版本的变化方向和高阶结构与其他新版ISO管理体系标准采用的通用核心文本及定义相一致。新版本在术语、定义等内容上产生了一些变化。
如何做ISO20000?
遵循PDCA循环理论
计划:包括差距分析、根据差距分析制定实施计划、培训三个主要内容;
执行:包括按标准文档体系的建立、新建立体系的正常运行两个主要内容;
检查:包括进行内审(培养至少2个内审员)、进行管理评审两个主要内容;
纠正:根据检查的结果进行纠正改进,进行正式评审;
资源投入多少?
1名管理者代表;
服务部门各岗位选择一名代表参加;
选择至少2名内审员
ISO20000认证的好处
1、保持服务目标与企业业务目标一致,有效的支持业务战略;
2、建立规范的服务流程,提高信息技术服务和运营效率;
3、有效及地整合利用信息、基础架构、应用及人员等IT资源;
4、建立持续改进的服务管理机制,快速应对市场需求,提高客户满意度;
5、向国际靠齐,增强市场竞争力,提高组织声誉,提升;
6、控制IT风险及相关的成本,提高与控制IT服务质量、降低长期的服务成本;
7、灵活应对来自客户、认证机构、内部机构等不同的合规审核要求,增加投资者信心
适用行业
ISO 20000的认证适合IT服务的提供者,可以是内部的IT部门,也可以是外部的服务提供商,包括(但不限于)以下类别:
1、IT服务外包提供商
IT服务外包商是IT服务行业的者,ISO20000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是保证向客户交付高质量服务的根本保证,也是彰显IT服务能力的重要标志。
2、IT系统集成商和软件开发商
这类企业采用ISO20000规范并对所提供的软/硬件产品提供标准化的服务。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保证产品的高质量服务和持续支持。
3、企业内部IT服务提供商或IT运营支持部门
银行、电信、地产、等大型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。这些组织机构的IT系统规模通常都很庞大,业务对于IT的依赖程度高。随着组织内部IT系统复杂度的几何增长,他们亟需改善内部IT服务管理水平,为业务的稳定和发展提高有力支持。
在ISO20000认证审核之前,需要准备好这些文件,可以减少很多麻烦:
1、组织法律文件,如营业执照及年检复印件;
2、 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复印件;
3、申请认证体系有效运行的文件(如体系文件发布控制表,有时间标记的记录等复印件);
4、申请组织简介:
1) 组织简介(1000字左右);
2) 申请组织的主要业务流程;
3) 组织机构图或职能表述文件。
5、申请组织的体系文件,需包含但不于(可以合并):
1) 服务管理方针和计划;
2) 服务级别协议;
3) 能力管理流程;
4) 服务连续性和可用性管理流程;
5) 服务级别管理流程;
6) 服务报告流程;
7) 信息管理流程;
8) IT服务预算和核算流程;
9) 业务关系管理流程;
10) 供方管理流程;
11) 事件管理流程;
12) 问题管理流程;
13) 配置管理流程;
14) 变更管理流程;
15) 发布管理流程;
16) 整个体系文件的结构和清单。
6、申请组织体系文件与ISO/IEC 20000-1:2018(E)要求的文件对照说明;
7、申请组织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资料;
8、申请组织记录保密性或敏感性声明。